相识摄影班,结伴去旅游,归来写游记,刻录美好瞬间——
一群老头老太的“驴友”生活
半岛晨报消息“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。”一个民间自发组织的“驴友”团队,他们当中有离退休的教师,有各行各业的老干部。在近10年的“驴友”生活中,他们走遍了大半个中国,每次出行回来都会写游记,统一装订成小册子,把拍摄的照片、短片制成光盘,并添加声情并茂的专业朗诵——他们被称为“夕阳红”老年摄影组。
[入门级]初识摄影 笑话不断
69岁的韩兰芳是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俄语老师,在“夕阳红”老年摄影组里属“元老”级人物。在民间开办的一个摄影班上,她认识了与她一样有着摄影和旅游爱好的老年人。摄影班课程结束后,大家都意犹未尽,于是一有空就聚到一起,一来二去大家成为了好朋友,并逐渐发展成50多人的“驴友”团队。
庄惠荣是“驴友”团中的一名成员。“我和老伴参加摄影班,最初只是为了打发退休的时光,没想到几堂课下来竟然‘上瘾’了。记得有一次去南方旅游,随身带了10多个胶卷,等去洗相店取照片时,发现至少有两个胶卷都照花了。有一张和猴子一起照的,结果猴子照了个全身,我照了个半身。原来是因为不会取景,再加上摁快门时手抖了。”庄阿姨笑着说。“后来添置了数码相机,稍微有所改观。我还准备学习PHOTOSHOP软件呢,让照片更生动好看。”庄阿姨的老伴笑着说。
[进阶级]悟出门道 老有所乐
“我今年77岁了,但我一点不服老,我活的很快乐。”“驴友”中年龄最大的金朝齐站起身,握紧拳头,甩了甩胳膊。“我每次出行最少背3个包,带上三四个不同规格的相机和一个摄像机,虽然包沉点,但碰到不同的景物就要用不同的拍摄设备,比如拍夕阳西下、拍森林的早晨、拍奔跑的羊群,拍摄手法都不同,看到自己拍摄出的心爱照片,累点也值了。”金朝齐说道。
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”几年的“驴友”生活,使金朝齐身上的高血压、冠心并糖尿病都一一治好了。他还发表过摄影作品80多幅,被《东北之窗》、《香港商报》、《辽宁老年报》等多家报纸刊登。“展出摄影作品不是为了荣誉,而是为了让更多的老年人像我们一样,充分享受生活,体会到老有所乐。”
[最高级]品味摄影 品味生活
从桂林的漓江到四川的九寨沟,从新疆的喀纳斯湖到海南的五指山,这些年,“驴友”们走遍了几乎大半个中国。从最初的单反胶卷相机,到数码相机、DV,从每次随身携带30个胶卷,到包中的两三个存储卡,“驴友”们身上的装备不断更新完善。每次出游回来,“驴友”们拿出各自最好的一些照片、短片,刻成光碟。“在工作岗位忙碌了一辈子,退休后就想多出去走走,接触一下大自然,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,不仅强身健体,还丰富了自身的人文地理知识。”韩兰芳说。每次出行时,他们还穿上专业摄影师的小马甲,别提有多精神了。“这些游记和光盘,我没事就拿出来看看,也给子女们欣赏,作为一种回忆珍藏。”孙月秋老人表示,近期还将组织大家去内蒙古的呼伦贝尔草原游玩。见习记者齐书勤